Last updated: 2 Sep 24 00:36:46 (UTC)
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
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: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
账小灵:https://zhangxl.macabt.com
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:https://note.macabt.com/shares/70Ji08yFJa2q2L40cYSTvS
“固定资产就像是你买了一台新款手机,原本想着玩得开心,结果发现它比你想象的重得多——不仅要考虑价钱,还要考虑怎么妥善保管!”
在深入研究了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之后,我发现这门课程不仅让人对会计有了更深的了解,也让人感叹,原来会计学中的固定资产处理比我家的抽屉还要复杂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笑着总结这些“沉重”的知识点吧!
知识框架总结
-
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
- 定义:固定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、提供劳务、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,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资产。
- 确认条件:固定资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:
- 预计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。
- 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。
- 资产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。
-
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
- 购买固定资产:
- 成本包括:采购价格(扣除折扣)、运输费、安装费、试运行费、其他必要支出(如安装调试费)。
- 自制固定资产:
- 成本包括:直接材料费用、直接人工费用、制造费用等。
- 以非货币资产交换:
- 需要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,如果无法可靠计量,按原资产账面价值加上补足的差额进行计量。
- 租赁固定资产:
- 如果是融资租赁,按照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最低租赁付款额(以较高者为准)进行计量。
- 购买固定资产:
案例分析
案例1:购买固定资产
公司A购买了一台新型生产设备,设备的采购价格为80,000元,运输和安装费用共计20,000元,安装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试运行费用5,000元。总费用则为:
[80,000 + 20,000 + 5,000 = 105,000] 元
这台设备的初始计量应为105,000元。
案例2:自制固定资产
公司B自制了一台生产线,直接材料费用为50,000元,直接人工费用为30,000元,制造费用为20,000元。该生产线的成本计算如下:
[50,000 + 30,000 + 20,000 = 100,000] 元
自制生产线的初始计量应为100,000元。
案例3:以非货币资产交换
公司C用一台旧设备(账面价值20,000元)交换了一台新设备,旧设备的公允价值为25,000元。假如新设备的公允价值为30,000元,那么新设备的初始计量应为:
[ 25,000 + (30,000 - 25,000) = 30,000] 元
旧设备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,因此,新设备按公允价值计量。
案例4:融资租赁
公司D通过融资租赁租入一台生产设备,租赁合同规定的最低租赁付款额为50,000元,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5,000元。设备的初始计量应按最低租赁付款额50,000元进行。
通过这些案例分析,我们不仅搞清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,还可以用轻松的心态来对待这些复杂的数字游戏。固定资产虽重,但理解它们的原理后,你会发现自己仿佛得到了会计世界中的“超级手机”,功能强大、应用广泛!
这就是固定资产的处理,小伙伴们,在这个复杂的会计世界中,希望你们也能像我一样,带着轻松的心情继续探索更多的会计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