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st updated: 18 Sep 24 22:50:55 (UTC)
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
中级会计实务-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
账小灵:https://zhangxl.macabt.com
#会计 #会计实务 #中级会计实务 #财务 #财务管理
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:https://note.macabt.com/shares/70Ji08yFJa2q2L40cYSTvS
“有个会计去算账,看到报表愁眉苦脸,朋友问他为何烦,‘我家税负太沉重,明明是负债,偏偏长得像资产!’”
学习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,这真是一场脑力的“马拉松”。每当看到那些繁杂的数字和规定,感觉像在解开一个大大的谜团。没想到会计的世界竟然如此幽默而又复杂,似乎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性格,有的高兴,有的忧愁。
知识框架总结
-
递延所得税的概念
- 递延所得税负债:未来会导致纳税义务增加的暂时性差异。
- 递延所得税资产:未来会导致税务福利增加的暂时性差异。
-
确认与计量
- 确认原则:
- 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,要依据未来应纳税的金额进行。
-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,必须评估未来盈利的可实现性。
- 计量方法:
- 按照税率计算未来的纳税金额(对于负债)或未来可抵扣金额(对于资产)。
- 确认原则:
-
暂时性差异的来源
- 可抵税临时差异:如预计的费用或损失。
- 应纳税临时差异:如提前确认的收入或资产的不同折旧方法。
-
会计处理
- 需定期评估递延税资产的可回收性,必要时需调整。
案例分析
设想某公司2023年购入一台设备,账面价值为100,000元,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导致当年折旧费用只有40,000元,而会计上折旧了60,000元。这就造成了一个应纳税临时差异。
- 分析:
- 应纳税临时差异:60,000元(会计折旧)- 40,000元(税法折旧)= 20,000元
- 递延所得税负债:假设税率为25%,那么递延所得税负债 = 20,000元 × 25% = 5,000元。
与此同时,如果该公司还有一笔预计的坏账准备,金额为10,000元,但根据税法规定这些坏账不能立刻扣除,这就形成了一个可抵税临时差异。
- 分析:
- 可抵税临时差异:10,000元
- 递延所得税资产:递延所得税资产 = 10,000元 × 25% = 2,500元。
通过这个案例,深入理解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的确认与计量,也感受到在复杂的税务环境中,数字的游戏是多么精彩。会计不仅是算账,更是解谜与推理的结合,每个差异背后都藏着未来的税务秘密。
总而言之,掌握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的确认与计量,不仅让我在数字的海洋中游刃有余,更让我在会计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种独特的乐趣。毕竟,谁说会计没有幽默感呢?每一个折旧、每一个差异,都是在与我们开着“玩笑”!